藻油完整指南:食用方法、挑選要點,素食者也能安心補充DHA
聽過魚油,那你知道「藻油」嗎?如果你是素食者、對海鮮過敏,或是不喜歡魚腥味,又想補充好的Omega-3脂肪酸,藻油絕對是你的新選擇。它是從微藻中萃取、溫和純淨,連孕婦、小朋友和長輩日常都能安心吃。本篇將帶你了解藻油的種類、成分和挑選要點,幫助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健產品。
藻油是什麼?揭開素食DHA的神秘面紗
藻油是從特定微藻中萃取的植物性油脂,富含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長鏈Omega-3脂肪酸,像是DHA(二十二碳六烯酸)和EPA(二十碳五烯酸)。因為來源天然純素,不含動物成分,藻油成為素食者和孕婦補充 Omega-3的熱門選擇!
目前,常用於生產藻油的微藻,包括裂殖壺菌屬(Schizochytrium sp.)、吾肯氏壺菌(Ulkenia sp.)、寇氏隱甲藻(Crypthecodinium cohnii)。其中又以裂殖壺菌因生長速率快、DHA含量高,而且能在低鹽度環境下生長,被廣泛應用於大量生產高純度的DHA。
〈延伸閱讀:孕期養胎,這些營養一定要知道!營養師教你孕期如何均衡飲食〉
藻油vs魚油,哪種Omega-3更適合你?
雖然藻油常被稱為「素食魚油」,但實際上藻油與魚油,像是Omega-3脂肪酸的組成、氣味風味、安全性,以及環保永續性等議題上,都有不少差異。
〈延伸閱讀:魚油什麼時候吃最好?怎麼選、怎麼搭配,營養師教你不白吃!〉
Omega-3組成比例不同
魚油與藻油雖然都含有Omega-3脂肪酸,不過兩者的組成不太一樣。魚油的EPA含量通常較高,常見的EPA與DHA比例大約是3:2;而藻油則以高濃度DHA為主,就算是部分特殊藻油同時含有EPA,EPA與DHA比例大多是1:2。整體來說,藻油的DHA比例更高,適合需要額外補充DHA,或對DHA需求量較高的族群作為日常營養補充。
油脂腥味濃度不同
魚油萃取自魚類皮下脂肪,即使經過脫臭處理,還是難免會帶有明顯腥味。藻油來自植物性微藻,相較之下氣味較淡,油脂腥味也比較不明顯。雖然可能帶有些許藻類味道,但整體接受度更高,特別是對氣味敏感的兒童、孕婦,或腸胃較敏感的人。
萃取來源的安全性
魚油來自天然海域中的魚類脂肪,比較容易受到重金屬、多氯聯苯、戴奧辛等環境污染物影響,需要經過多嚴謹萃取與純化程序。藻油大多採用封閉式環境培養,受到外界污染的機會相對少一些,來源也比較穩定,不過,挑選時還是建議看一下產品有沒有相關的檢驗報告,會比較安心。
藻油vs魚油
|
藻油 |
魚油 |
---|---|---|
EPA:DHA比例 |
DHA較高,EPA:DHA約1:2 |
EPA高於DHA,約3:2 |
主要優勢 |
含豐富DHA, 聚焦於特定族群的日常營養需求 |
EPA含量高, 希望維持日常活力、注重整體循環的人選用 |
注意事項 |
素食者需留意藻油膠囊是否純素 |
需留意重金屬、環境污染疑慮 |
油脂腥味 |
氣味清淡、腥味低,接受度高 |
腥味較重,有些人會排斥 |
葷食素食 |
完全植物性,素食者適用 |
來源魚類,葷食者適用 |
萃取方式 |
微藻封閉式培養,污染風險低 |
海洋魚類萃取,可能有污染物殘留 |
適合族群 |
孕婦、嬰幼兒、銀髮族、素食者及對安全性敏感的族群 |
一般成人、注重EPA保健者 |
藻油怎麼吃?什麼時間吃效果最好?
建議攝取量
- 一般成人:根據食藥署建議,DHA和EPA的每日食用量合計不超過2公克。
- 孕婦與哺乳期婦女:美國營養學會建議,孕婦每日至少補充200毫克DHA。美國兒科學會則建議哺乳期媽媽每日攝取200至300毫克的DHA。
最佳食用時間與搭配方式
- 隨餐食用:專家建議在餐後食用藻油,因為食物中的脂肪能提高DHA的吸收。
- 避免與鈣、鎂同時食用:藻油裡的成分可能和鈣、鎂離子產生皂化反應。如果有同時補充其他營養品的習慣,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。
藻油怎麼選最安心?掌握4大關鍵指標
市面上藻油種類超多種,從濃度、型態到包裝成分,光是看標示就夠讓人眼花撩亂。別擔心,我們幫你整理幾個挑選關鍵小撇步:
1.確認Omega-3濃度及DHA、EPA含量
優質的藻油產品會清楚標示Omega-3脂肪酸的總含量,建議選擇濃度在65%以上,有效攝取足夠的DHA。高濃度DHA產品能減少其他非必要脂肪酸的攝取,提高DHA在總脂肪酸中的占比,使人體更容易吸收。
2.選擇適當的劑型
藻油的型態會影響吸收效率,目前常見的有三種:三酸甘油酯型(TG型)、酯化型(EE型)和再酯化三酸甘油酯型(rTG型)。有研究指出,rTG型的吸收率比EE型高出約70%,也比TG型高出約25%。選擇rTG劑型的藻油產品,更能提升營養吸收效果。
Omega-3劑型比較表
Omega-3劑型 | rTG型 | EE型 | TG型 |
---|---|---|---|
型態屬性 | 天然型態 屬於再脂化型 |
人工型態 屬於融化型 |
天然型態 屬於三酸甘油脂 |
Omega-3濃度 | ★★★★★ 達80%以上 |
★★★★☆ 50~70% |
★★☆☆☆ 約30% |
分子量 | 較小 | 較大 | 較小 |
吸收率 | ★★★★★ | ★★☆☆☆ | ★★★★☆ |
安定性 | 高 | 普通 | 高 |
缺點 | 製作成本較高 | 吸收率較低 | Omega-3濃度低 |
3.注意膠囊材質與素食適用性
有些藻油膠囊是用動物性明膠製成,素食者要特別留意,最好選擇標示植物性膠囊的產品,才能符合素食者的飲食需求。
4.查驗產品的安全認證、檢驗報告與萃取技術
選購藻油時,記得查看產品是否經第三方機構檢驗,比如重金屬、塑化劑及微生物的檢測,避免攝取到受污染的產品。同時,產品應具備去除腥味和有害物質(如重金屬、多氯聯苯)的技術保障。此外,國際公認的IFOS(國際魚油標準)和GOED(全球EPA與DHA組織)品質認證,更是保障藻油產品新鮮度與純度的重要指標,建議透過品牌官網或產品資訊確認相關檢驗證明。
〈延伸閱讀:魚油認證怎麼挑?IFOS五星標章是關鍵!〉
結論
藻油提供純植物來源的Omega-3脂肪酸,沒有魚腥味。挑選藻油時,記得注意DHA濃度、產品純淨度、專業認證和品牌口碑,這樣才能更安心地補充營養。
營養師魚池不養魚-于慈營養師 」 追蹤營養師粉絲專頁-「